第一讲 || 智能社会与区块链技

说起区块链,很多人觉得熟悉又陌生,关于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和落地,经常在新闻报道或者科技活动、互联网交流论坛中听到,区块链看似离我们很近,有时候又觉得它高高在上,离我们很远......为了让大家更系统的学习区块链相关知识,即日起,我们将成都高新信息技术研究院院长、CNG农业公链总架构师、西南交大区块链研究中心专家赵其刚博士主讲的《区块链技术与应用》课程文字整理成文,陆续推送。


关心时事的同学都知道,近年来我们国家与美国在经济领域的关系很紧张。特朗普不惜得罪总统选举时的重要支持者——农民,而发动中美贸易战。表面的原因是为了平衡中美之间巨额的贸易逆差,但中美之间多个回合的贸易谈判发现,美国矛头针对的对象自始至终都是中国版的工业4.0计划《中国制造2025》。美国为什么视我国的《中国制造2025》战略为洪水猛兽?这是因为我们中国将以国家的力量推动中国版的工业4.0发展,而工业4.0的竞争是一项关于未来产业致高点、发言权的国家竞争。美国若在这场战争中落败,将极有可能因此成为二流国家,这就是习惯了在全球产业食物链最高端摄取利益的美国之所以惶恐的根本原因。


工业4.0这个概念最早是由现代工业非常发达的德国提出来的,指的是第四次工作革命。前三次工业革命,分别是以蒸汽机技术为代表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以电力技术为代表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子计算机、核能、现代医疗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代表技术是什么呢?以前我们普遍的认为主要是两大支撑技术:智能化技术与互联化技术。唐·塔普斯科特是全球著名的新经济学家、商业策略大师,被称为“数字经济之父”,他有一本专著《区块链革命》,在这本书中他提出了一个重要观点,不是机器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而是区块链将引发人类第四次工业革命,并重新定义互联网和人类社会。

我本人在上个世纪末期98、99年在交大上研究生期间,参与了第一次创业,创业期间做的是互联网相关的一个信息平台,在国内也属于非常早期的互联网创业,经历了资本的狂热、泡沫破灭、失望离场,并从此远离了互联网的悲喜、挑战与机遇。那么,上世经90年代,大家对互联网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呢?可以这样来描述:彼时,互联网刚刚出现,仅仅是高校知识分子、学生和城市少数时尚人士的高级玩具,很多人对互联网完全不了解、不知道。互联网未来是什么?也很少有人看得清楚。当经历了资本的狂热和泡沫破灭后,由于看不到互联网的未来,很多第一批互联网创业者绝然地离开了这个战场。


而互联网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坚信者获得了最后的胜利,马云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所以当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讲“我们要象九十年代重视互联网一样重视区块链”时,我作为互联网第一批创业的亲历者,对这句话很有感触。


区块链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技术呢,它是怎样的神秘,为何受到这么多行业顶级专家的高度认可呢?从这节课开始,我们从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出发,来看区块链在其中的地位,以及在人类社会未来发展中的重要价值。

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经济改革之父——邓小平,提出了着名的论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中,我们不难验证这一论断的正确性,蒸汽机技术使人类社会由农业社会进入到了工业社会,并推动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核能、电力技术、现代农业、现代医疗......这些划时代科技的发展,无一不推动着人类社会向更高级文明发展。但最近几十年来,发展最为迅速、对人类社会影响最为深远的技术是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的大规模普及应用,在短短几十年就已经经历了三个代际的发展,每个代际的时间大约10~20年,我们可分别称为数字化时期、信息化时期和互联化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以PC电脑的大规模普及应用为标志,在这个时期信息技术影响最为显着的是,我们以往对现实世界的描述方式可以基于电脑进行数字化描述。在这个时期,最典型的应用是基于PC电脑和视窗操作系统的文件处理系统,如微软的office,金山软件的WPS,以及抽象描述物理世界的数字地图。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使我们描述、存储与传递物理世界的信息变得无比的方便和快捷。

第二个时期,是以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为推动力,特别是互联网技术——Internet。这个时期以第一个时期数字化为基础,人类社会不仅可以方便地描述、存储物理世界的信息,而且可以高效地传递信息。这一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人类社会真正步入了地球村,我们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了解世界任何角落里发生的事情,我们也由过去的信息匮乏转而进入信息泛滥,而这个时期我们对社会发展的愿景是信息社会。
这个时期的典型应用有电子邮件,如yahoo、新浪等门户网站,以及企业向外部发布自身信息的窗口——企业网站,用于企业内部信息高效传递与处理的各类信息系统,如OA办公系统。

第三个时期,以3G/4G移动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智能机的普及和物联网的出现为基础,使人与人、人与物的普通联级成为可能。在2014年,李克强总理特别在人大会议上提出了我国的互联网+发展战略。这一战略推动了互联网广泛地与各个领域进行深入的融合,我们现在已充分享受其便捷的滴滴打车、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就是其典型代表。这一时期,我们的社会理想是互联社会。
分析这三个时期发现,数字化时期主要发生在上世纪80、90年代,信息化时期主要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本世纪00年代初期,互联化时期主要发生在00年代后期到现在。每个时期大约的持续热点大约在10~15年。
近些年来,新兴的IT技术开始涌现,如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最近因孟晚舟事件美国使出举国之力拼命打压我国科技公司华为而声名大燥的5G技术,以及本课程将要讲解的区块链技术。这些IT技术,又将推动人类社会向什么样的方向发展呢?我们对人类社会的愿景又是什么呢?那就是智能化和智能社会。

在接下来的十年中,我们将广泛看到无人驾驶、真正的智能交通、智能工厂,会学习的机器人、会思考的智能城市、智能电网。受华为5G事件的影响,再加上媒体的大肆报道,在不少人看来,似乎5G就代表了未来智能社会的一切。实际上,这是一个错觉。5G仅仅是解决了信息在传输网接入环节的高效、低时延数据传输问题,远远不能代替智能社会所需技术的全部。那么,这些新兴的技术: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量子计算、区块链、5G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它们之间是如何相互配合,共同推动人类社会向智能社会迈进的呢?


这张图,我们可称为智能社会的技术架构图。物联网通过智能终端、传感网解决物理世界的普遍联接与接入问题,5G与光纤通信网分别从接入网、核心网环节解决大规模数据的高效、低时延传输问题,云计算/量子计算则解决大规模数据的高速计算与存储问题,这些技术均为智能社会的基础设施技术。大数据技术解决大规模数据的高效处理问题,人工智能支撑面向各个应用领域的设备、设施的智能化问题,如汽车驾驶、工厂机床、建筑设施和家庭设备,从而大范围取代人的脑力劳动,可以讲是支撑生产力的智能化。


我们这门课程讲解的区块链技术则广泛应用于各类人类社会关系的自动、智能化处理,如社会价值信用基础——货币,智能化合同、智能保险、智能化经济组织关系,可以说区块链就是支撑人类社会关系智能化的技术。因而我们可以说,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是智能社会的支撑技术。正是因为这些支撑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成熟,才使得智能社会的愿景最终得以落地实现。


通过智能社会技术架构图的分析,我们知道了区块链是智能社会下社会关系智能化支撑的关键技术。区块链是如何支撑社会关系智能化的呢?相关具体概念、方法、应用领域与原理,后面我们将逐步来介绍,这里先作一些简要说明。


在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课程中,我们已经知道,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相生相立、辩证统一、互动发展、相互作用的关系,什么样的生产力决定了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决定了什么样的上层建筑;同时,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不适应生产力的生产关系将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因而,在一个生产力全面智能化的社会来到时,我们必然需要一个全面智能化的生产关系,而区块链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基础技术。

传统社会生产关系的构建主要依赖于以“人”为核心的制度、机构、组织、伦理/道理的构建,其中又关键依赖于对参与其中的“人”的信任。如制度、法律的解释与执行,完全取决于掌握权力的个人;组织关系如公司章程中股东关系的界定,最终解释由工商或法院确定,而这些机构背后其实都是一个个人。只要有人参与的环节,就存在受个人情绪、偏好、动机的影响可能,从而最终影响社会关系构建的效率与公正。

区块链不同于这种传统的社会关系的信任构建模式,它是基于机器和算法信任来构建人类社会关系的一种新兴的、高效的信任构建体系与支撑技术。这种技术将极大地提升我们社会关系构建的智能化程度,广泛地提高我们社会关系的处理效率和公正、公平性。那区块链如何来实现新型信任模式的构建,从而推动人类社会关系的智能化的呢,在以后的章节中我们将逐步来介绍。